天津时尚网 收藏天津时尚网
你现在的位置 > > 首页 >> >> 文化艺术 >> 文化评论

聚焦纪实综艺节目创作新思路 《种地吧》研讨会召开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3-06-14 03:42:17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耗时6天成功抢收62.66吨水稻,从看说明书开始研究打谷机的使用方式,顶着风雪在田地里挖沟排水……这些远离大多数人的农耕作业,通过劳作互动纪实综艺《种地吧》,以一种超长纪实的全记录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日前,针对这档综艺节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主办,广电新视点中心、中国纪录片网承办的研讨会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

  研讨会围绕节目在价值立意、内容呈现、创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以及影视节目如何更好地助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青少年教育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纪实节目《种地吧》以“劳作本色、纪实属性、成长主题”为关键词,通过记录10名年轻人播种、灌溉、施肥到收获的劳作实践,勾勒了青年人扎根乡村的动人画卷,同时,聚焦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时事主题,被认为为国产纪实节目与主流价值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创作方法论借鉴,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副局长张宇发表致辞指出,《种地吧》作为一档乡村题材的节目,在热火朝天的农耕图卷中投射出千百年来积淀的劳动智慧和生活哲学,不仅让观众了解手中粮从何而来,更以小见大地探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宏大主题。

  蓝天下传媒集团总裁、《种地吧》总制片人章碧珍介绍,《种地吧》从无到有经历了长达三年的酝酿期,节目从立项拍摄至今也已近一年,虽然第一阶段的拍摄任务已经结束,但农业的故事、新农人的故事不会停止。

  《种地吧》主创代表总导演杨长岭表示,《种地吧》的创作初衷不是将其定义为真人秀,节目模式是完全创新的,拍摄过程也非常艰辛,节目组是在用很笨的办法记录种地小队的成长过程,主创人员和10名少年同样都“干了一件有结果的事情”,践行和印证了节目的最初立意——“你只要用心、用力地去做一件事情,一切都会变得有价值、有收获”。

  种地小分队代表蒋敦豪、赵一博分享了参与节目的心得体会,蒋敦豪表示,200天的种地生活不仅让他学到相关的农业知识,也收获了友情与亲情,这段经历丰富了他对人生的认知。赵一博表示,新农人的身份带给他自豪感,深厚的友情让自己充满战胜困难的勇气,种地小分队将继续关注农业,发现农业,投身农业。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认为,节目极具历史眼光与家国情怀,紧扣社会呼唤和时代召唤,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营造了真实的接地气的感受,情节设计自然流畅,内容丰富生动,思想表达追求生活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称,《种地吧》以一种社会纪实的方式让中国电视在内容层面走出舒适圈,放弃重装备与大体量的炫技方式,带给观众真实感和泥土味,并引发社会的思考,这体现出一个节目“向内转、向下沉”的转型与创新突破。这样一场在中国的泥土上做的“实验”,传达着节目组对“相信土地的力量”的价值思考,蕴含着“相信中国少年的力量,相信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可能性的力量”两种意味。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任道远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时提炼了《种地吧》对于综艺节目创作的借鉴经验:处理好宏大主题和真实体验的关系;处理好后续流量和积累新人的关系;处理好休闲娱乐和传递情感价值的关系。(完)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2-2022 fashion.tianjindx.Com 天津时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