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尚网 收藏天津时尚网
你现在的位置 > > 首页 >>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扶贫“小车间”托起山村致富梦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20-06-10 03:19:01

  中新网重庆6月9日电:题:扶贫“小车间”托起山村致富梦

  作者 马佳欣 李进发

  暖暖夕阳、袅袅青烟,傍晚时分,重庆市万州区郭村镇一片祥和。而此时镇上挂有“万州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牌子的葛藤街罗显清制衣厂内还是机械轰隆,一派繁忙。

  走进扶贫车间,一台台缝纫机摆放整齐,30多名工人正在机器前忙着生产。在缝纫机“哒哒哒”的运转声中,一件件色彩绚烂的玩具、宠物服装在飞针走线下完成。

  贫困户张清开十指翻飞,很快就做成了一个漂亮的玩具。“以前外出干活,年纪大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就能挣到2000元,真好!”张清开说。


图为龙驹镇扶贫车间,工人正在搬运菌菇。 李进发 摄

  女老板罗显清时而坐在缝纫机前缝制衣服,时而穿梭在厂房指导生产,显得精明干练,轻松自如。“在我这里上班的有不少是贫困户,我愿意带动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户增收致富。”罗显清面带笑容地说。

  “我是从制衣厂刚建立的时候就在这里上班,现在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丈夫打工的收入,对脱贫致富很有信心。”中洋村贫困户陈蓉一家因学致贫,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负担很重。工作和照顾孩子无法兼顾的陈蓉现在在家门口就业,领着满意的工资,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而此时在龙驹镇宏福村的平天黑木耳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在塑料大棚内,村民忙着将刚刚采摘回来的菌菇分拣、装盒、搬运。

  “我们这里山大,资源很丰富。”成立该合作社的宏福村人马书田说。2016年马书田打工回到家乡发展种植业,经过3年努力,目前已建成1200多平方米厂房,70多亩种植地,加上周边桥梁、公路硬化、水池、保鲜房等基础设施,俨然成为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我和老婆都在这里上班,我一天150元,我老婆一天50元,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既可以照顾孩子,又能照顾老人,非常方便。”在木耳基地工作的程氏夫妇是万州区建卡贫困户,现在两人月收入有五六千元。

  平天黑木耳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现在平均每天用工60至70人之间,吸纳了20余个贫困户家中的40多名贫困人员,带动了宏福村以及附近乡村的劳动力,在2018年被万州区人力社保局认定为“鲁渝东西部扶贫协作就业扶贫车间”。

  2018年重庆市将扶贫车间作为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的重要方式,鼓励扶贫车间规范化建设。借着政策东风,万州区将企业与贫困村“联姻”,积极招引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经营活动,吸纳贫困人口和群众就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扶贫车间;以“三变”改革为核心,按照“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将产业基地变成扶贫车间,用产业引导资金入股,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参股入社、务工发展。

  目前,万州区已经建立18个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务工与务农兼顾的问题,更让昔日农忙围着田头转、农闲守着牌桌转的留守村民,转变成务农做工两不误的“两栖农民”。

  疫情期间,万州区还向区内所有扶贫车间、33家企业落实就业扶贫车间绩效奖补资金、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稳定贫困人员就业2015人。

  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通过扶贫车间带贫模式,万州区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的成功道路。如今,扶贫车间在万州成为成了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891748", container: "_i630znox87b", async: true });[img]//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m.js" async="async" defer="defer" >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2-2022 fashion.tianjindx.Com 天津时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